2022年10月11日 星期二

低薪成因…產業外移 經濟果實 未分勞工

2022-10-11 04:52 聯合報/ 記者陳素玲/專題報導

民國八十八年到九十六年間,儘管台灣每年經濟成長率處在百分之五、六水位,薪資成長率卻落入零到百分之一的停滯期,不少人歸因於「台灣接單、大陸生產」的產業外移效應,以致台灣本地勞工無法受惠於經濟成長效益。

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資源學系教授李健鴻說,七十七到一○七年則是去工業化卅年,台灣製造業出走廿多年,多數台商將工廠遷往大陸,台灣本地人力需求變少,薪資自然比較少。台商賺了錢又在當地投資,等於將台灣薪資較高的製造業掏空,只剩服務業吸納多數就業人口,薪資進入停滯期。目前四十歲的族群,是比較慘的一代。直到一○七年以後全球供應鏈改變,進入再工業化,在台商回流後,再度看到勞動市場結構翻轉,「現在廿五歲以下的年輕人低薪情況,可望相對改善一點」。

低薪除了歸咎於產業外移,有另一派主張是以主計總處對國內生產毛額(GDP)結構分配來分析,例如受雇人員薪酬占GDP比重愈來愈低,企業盈餘逐年增加,據此解讀是因企業將多數賺來的錢放到口袋,創造的經濟果實未與勞工分享,導致台灣勞工陷入低薪。

檢視歷年GDP分配,若以「受雇人員報酬」、「營業盈餘」及「固定資本消耗」三大分配比,民國七十、八十年期間,「受雇人員報酬」占百分之五十左右,八十八年起掉到百分之五十以下,此後在百分之四十五到四十六震盪,九十九年跌破百分之四十四最低點後,然後再逐年升到一○八年的百分之四十六。

「受雇人員報酬」占比逐年下降,「營業盈餘」與「固定資本消耗」則是反向攀升,前者從民國七十年的百分之廿八增加到百分之卅四,後者則是從百分之十一路升到一○九年的百分之十六。可以看出企業對於資本投入的重心移轉。

「營業盈餘」及「固定資本消耗」占比增加更多,是否代表企業賺的錢未分給勞工?

台大國發所兼任教授辛炳隆認為,受雇人員報酬占比確實逐年降低,但因自動化後相同產出投入的人力減少,如將報酬總數除就業人數,每人分到的實際金額應是增加;受雇人員報酬占比下降,不一定是企業盈餘增加,因固定資本消耗占比也增加,這可能是廠商過度資本化,折舊消耗也提高。

李健鴻則認為資本消耗增加比企業盈餘多,主要是產業在前十年為了技術超車做準備。

李健鴻指出,受雇人員報酬占比下降,最重要原因仍是前廿年的產業環境不好,與經濟果實是否分享沒有絕對關係。而且三年前再工業化後,部分產業已明顯改變,因為廠商擴大設廠,大舉招募人才,為了搶人才,大家都全面拉高起薪,不只新人,所有員工都一視同仁,因為也要提防別人挖角。